黃素菲 /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副教授
(2000年/彩色/116分鐘)
影片簡介
本片由法國導演克勞德勒路許(Claude Lelouch)自編自導, 片中美麗清新的亞裏桑德拉馬丁妮絲(Alessandra Martines)就是 他太太。他的創作主題變化不大,但是敘事的手法卻詭譎多變。 他從小就喜歡玩攝影機,1954年起埋頭拍短片,一身兼導演、攝 影、演員、製片四職。1957至1960年阿爾及利亞戰爭期間,進陸 軍電影組,導了十部短片。23歲創設獨立製片公司,導演第一部劇情長片《人的權力》(Le Propre de l’homme)。
1966年《男歡女愛》(Un Homme et une Femme, 1966)是其代 表作,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這是一部講男女情愛的小品,兩個 年約35歲的男女在偶然的邂逅下,發展出一段動人心弦的愛情故 事。故事中的男女主角都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彼此都曾擁有過一 段美滿的婚姻及喪偶的痛苦經驗。他們體驗過大悲大喜,也都有 各自的過去,但對未來又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克勞德勒路許另 一部出色的電影是《戰火浮生錄》(Les Uns et les autres),充分 展現導演在音樂和舞蹈上的無窮才華與魅力,整部電影用《波麗 露》(Bolero)舞劇做開場,也用《波麗露》舞劇做結尾,舞者 是由莫里斯貝嘉(Maurice Béjart)舞團中的舞者喬治唐(Jorge Donn)主跳,後來該片在美國上映時,乾脆放棄了《這些人.那 些人》的原始法文片名,就直接叫做《波麗露》,更能夠讓觀眾 明白該片的力量與精彩。
偶然與巧合片中,女主角米莉安與男舞者因拍片而相戀,結婚 後生下一子塞吉,但不久兩人分手。米莉安帶八歲的塞吉回當年拍片現場(威尼斯),卻因賣假畫的畫商皮耶將母子二人繪入畫 中,而開始一場邂逅與熱戀。
皮耶將巴黎畫派蘇汀的假畫賣給紐約的酒吧老闆後,打算帶米 莉安去諾曼第度假三日,接著再回土耳其老家看世界最大的駱駝, 並帶米莉安母子去實現塞吉的三大願望:曲棍球星、北極熊、跳水 崖。但皮耶和塞吉在諾曼第海上先後落水而亡,傷心的米莉安帶著 攝錄影機想拍攝兒子未完成的心願。
在最後只剩高空跳水的旅程中,攝錄影機卻在機場失竊,巧的 是,竊賊將它轉賣給在大學教未來學(futurology)的馬克。原本 已有未婚妻的馬克一見影帶中的米莉安,竟開始了一路的追尋, 並遠赴義大利發掘她的身世,但也因此與未婚妻漸行漸遠。
馬克在阿卡波柯目睹米莉安跳水自殺,呼叫土著將她救起後, 馬克將攝錄影機及帶子還給米莉安,但米莉安卻不告而別。米莉 安到紐約的酒吧拍攝了蘇汀的假畫,並從黑人老闆口中學到「相 信上帝,也要相信自己」;接著到土耳其皮耶的家中,以及皮耶 母親的墳前跳迴旋舞(Sufi dancing)。
在生死的相續中,米莉安自殺的念頭漸漸淡薄了。米莉安先回 義大利見她的父兄;正如父兄所言,當她準備好時就會出現。最 後,米莉安主動到加拿大找馬克。
生涯反思
「什麼是真實(truth)?」
是這部電影拋出來值得思考的問題。說出來的才是真的?發生過 的事情才是真的?或者被思想過的才是真的?米莉安第二次(還好 有去第二次)去看北極熊,將司機的話「因北極熊先到,所以失事 飛機上無人生還」,改成「因北極熊先到,用它溫暖了傷者,所以 無人死亡」。不論哪個說法才是真的,米莉安的生命卻因此而得到 完全不同的重新詮釋。土耳其迴旋舞的中心,象徵米莉安在愛情與 人生中的搖擺與跌盪。與其說米莉安在尋找愛情,不如說她在尋找 生命可以信賴的不變軸心。愛情經常美在讓人心碎的那種淒美,於 是很多人既想愛又怕愛,想的是愛情中的深情,怕的是幻滅。而愛 的圓心是什麼?恐怕還是得懂得放,才有資格去愛。
「冥冥中自有安排」,這個想法是宿命,或是另一種豁達的洞見?
神應該長得什麼樣子?這部戲很幽默地用倒置手法塑造了一位黑 人爵士神,我還蠻喜歡這個安排,蠻合於我這個在信仰國度中流浪 的異教徒,給我比較沒有教條壓力的喘息休憩的空間。
我活得越老就越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是,我拒絕說這 是因為我越老越宿命,我也不認為自己已經到了豁達的境界。我在 思考的是,未來學學者馬克所挑逗的虛與實的界線,而虛實、陰陽 其實是動態過程,一如中庸並非一種靜態的楚河漢界,而是流動如 雲、須臾萬變中的不變。
回顧過去是為了錨固未來
倒敘與回顧(backward)在這部電影中非常能夠呼應米莉安的心 境,再回去一次是重要的,米莉安回到兒子來不及實踐的人生,去 旅行、去履行,然後回到現在,帶出令人驚訝的情結轉折。
好像悲傷更適合用故事的方式來敘說。故事具有層層疊疊、峰迴 路轉的引人之處;悲傷一旦進入故事,就顯得寧靜而莊嚴。多年來 做諮商工作,我深信不移的信念是:回顧過去是為了錨固未來。諮 商師帶著案主回到過去,並不是要深陷在過往的創傷之中;案主在 回顧生命故事時,經常會驚訝於當時遺漏的諸多場景,或是啞然於 當時的單一思維。因此,重新整編故事是為了找到隱藏的視野,發 現其中蘊藏的奧秘意義,重新賦予過往的記憶嶄新的價值。
所以,再回去一次是重要的。人都要回到自己的過去,去發現, 去看見,去重寫,然後再回到現在,給出新的意義。感知自己與 別人,而不是去分析與論辯。生死跟信仰一樣,無法藉由研究或 推敲來達成目標,它仰仗的其實是自己對生命的體驗。
時間是線性的嗎?
麥克克來頓(Michael Crichton)在《時間線》(Timeline)中, 提出多元空間論(multivariate spatial theory)來挑戰牛頓(Issac Newton)的線性時間觀(linear time view)。傑瑞米海華(Jeremy W. Hayward)也為了向女兒凡妮莎解說他心目中的宇宙觀,而寫 了《給凡妮莎的信:一位科學家解開女兒心靈封印的25則真言》 (Letters to Vanessa : On Love, Science, and Awareness in an Enchanted World)。他們都在說同一件事情:「人在解釋他所觀 察到的世界時,不自覺地受到日常經驗的制約。」也就是說,人 的知覺與意識是有限的。
最讓人反覆咀嚼的事書中提到,時間不是窄窄扁扁的細線,而 是各種有意義的巧合,同時落在一起的當下。傑瑞米海華寫到: 「我們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巧合(co-incidence)。Co-incidence 的 意思就是『落在一起』;其中co的意思是一起,incidence則來自 拉丁文,意思是fall(落)的意思。巧合這個字就代表每一刻都有 事情落在一起,可是科學就是沒有辦法告訴我們『當下』這一刻 會有什麼事情『落』在一起。」(p. 106)麥可克萊頓和傑瑞米 海華都在說同一件事情:「人在解釋他所觀察到的世界時,不自 覺地受到日常經驗的制約。」也就是說,人的知覺與意識是有限 的,我們所知覺到的並不是完整的世界,真正的世界遠大過我們 所感知到的部分。這部片中也藉由未來學的觀點,影射我們觀看 世界的新角度。
由於傑瑞米海華的科學背景,他引用了很多心理學、超心理學 和物理學上的實驗證據來支持他的論點,使人不得不信服。科學 家已證明,空間充滿了能量、情感與覺察力,而所有我們看到或 看不到的空間與事物,都具有同源性(homology)。我們眼前的 所有一切,所看過的所有一切,及將會看到的種種,都是能量, 都會互相牽引。這是個活的世界,能量的聚合導致了諸多偶然與 巧合,這跟影片中未來學者馬克的觀點十分相似。所以,他的舞 臺作品也以虛實交錯作為主題,似乎在說明人生的巧合並非全屬 偶然。
多元宇宙的概念
有一些物理科學家已經發現,我們這個世界除了傳統的四度時 空以外,還有一個信息場(information field)存在,可能是存在 虛數(imaginary numbers)的空間內,也就是麥克克來頓所說的 多元宇宙(multiverse)。在這個多元宇宙中,人可以「同時」流 通於過去、現在及未來;在這個多元空間裡,似乎沒有時間及空 間的局限,物質時空的定律是不成立的。許多實際的存在體,是 一般人的大腦知覺所感覺不到的。所有這些發現,都徹底改變了 目前主流物理科學界所持的觀點。而馬克似乎想要「同時」穿梭 出米莉安的過去、現在及未來;馬克對米莉安而言似乎是個禮物, 使米莉安「先見」自己人生的許多巧合其實不是偶然。是的!人 生的巧合並非偶然。
延伸閱讀
- 《冷靜與熱情之間》(冷静と情熱のあいだ),2002年,江國 香織著,陳寶蓮譯,方智。這本書的特別之處是寫作方式──同 一個故事由兩位性別相異的作家,亦即日本人氣作家江國香織與十仁成,分別以男性與女性的不同觀點,在兩年時間內合力完成 的兩本同名小說,可以分別讀到故事男女主角各自的想法與心情。 江國香織寫葵在冷冽米蘭的故事、葵的疏離人生以及一半的戀愛 故事。另一半故事──葵所不知道的順正以及葵所不知道的自己, 則由十仁成寫在另一本《冷靜與熱情之間》中。兩本書有如一組 對鏡,各自投射出戀愛中的男女不為對方所理解的隱密思緒。這 樣的故事與本片遙遙呼應,米莉安用攝影機拍攝兒子的願望時, 完全不知道馬克已經創造了另一條故事線,最後與自己的生命故 事巧妙相連。
-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2004年,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著,大塊文化。故事描寫一個 在遊樂園裡工作的老人艾迪,在83歲生日這一天,他為了救一個 小女孩而喪命,進了天堂。在天堂裡,艾迪遇見五個曾經出現在 他生命裡的人。大多數觀眾也許就像《偶然與巧合》裡馬克的妻 子一樣,認為馬克不該為了攝影機裡微不足道的陌生人費盡心思。 讀過這本書後,你會明白,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我們來到人間 所做的每件事,可能都隱隱地牽動著別人。本書作者在臺灣最為 人稱道的著作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
- 《給凡妮莎的信 : 一位科學家解開女兒心靈封印的25則真言》 (Letters to Vanessa – On Love, Science, and Awareness in an Enchanted World),2004年,傑瑞米海華著(Jeremy W. Hayward) , 廖世德譯,人本自然。作者傑瑞米海華雖然是分子醫學方面的科 學家,但是他對現代主流科學提出挑戰,精闢入微地分析現代科學 的不足,以及真實世界的種種面向。人在解釋他所觀察到的世界時, 會不自覺地受到日常經驗的制約;日常經驗早已塑造了大腦神經網 路的架構,而且滲透到思維與運作,使他們很難再接受超脫日常經 驗的現象。或許我們也經常被我們所受的教育或日常經驗所制約, 而難以相信知識或常理之外的現象。
—
本文刊登於第12期學會電子報